首页 > 新闻资讯

小蛮腰科技大会丨千视通董事长李志前:AI助力构建可感知的智慧城市


2019-10-11


放眼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其中人工智能(AI)风头正盛。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信息化的普及和科技企业的助力,各行业领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开始井喷。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各项数据显示,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人工智能已经开启全面商业化。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契机下,2019小蛮腰科技大会于10月11日正式召开。包括AI技术大牛、头部企业、风投掌门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在内的多位全球顶级大咖云集于广州,将全球最为领先的科研思想、科学技术、科技产品带到小蛮腰科技大会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千视通作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企业代表受邀出席会议,并在佳都科技承办的小蛮腰科技大会专场主题论坛——“智能生活•A.I.赋能智慧城市生态圈”发表演讲及圆桌讨论。论坛上,千视通董事长李志前先生发表名为《AI助力,构建可感知的智慧城市》的主题演讲,从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不同层级的角度出发,向大家娓娓道来一连串的AI感知技术应用与场景体验。他提出,从进入城市的那一刻到人们工作、生活、出行的每个活动空间,AI感知技术都在为更安全便捷的智慧城市赋能,只有这些点滴智慧汇聚在一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体验。(以下为李志前先生演讲内容摘要,略有删减。)


千视通董事长 李志前


从智能到智慧关键在于数据是否可感知


李志前先生说,现代城市得益于科技发展已经有了许多获取信息的智能手段,每天我们都在制造并采集大量数据,城市正在走向全面的智能化。但这些数据由于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在未经分类整理时很难做好数据利用,无法产生真正的价值。为此我们思考,在城市生活中,“人”永远是最核心的数据来源,当我们密切关注人、车、事件这些围绕“人”产生的场景数据,(包括身份、时间、位置、轨迹、行为等),利用AI技术将无用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就能分析城市的行为脉络,更好的服务于城市中的居民。

 

而得到这些有效的感知信息,城市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联网,用于前端感知和数据收集,大数据和云计算,用于后台数据储存、处理与挖掘。第二方面是AI感知技术的应用它能根据不同目标采取不同的感知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如人脸分析、人体分析,骑行分析、车辆分析、图像增强、物体分析、行为分析,目标聚类等。有了这些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和AI感知技术的参与,我们才能实现城市生活的深层感知、广泛互联、智能应用以及高度共享。



从生活空间到公共空间场景应用的四个层级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可以通过四个层级来看。第一层是最小的楼宇单位,它们像细胞一样,城市由很多这样的独立场所组成,有的作为写字楼,有的作为零售门店或住宅楼栋形式等,人们在里面居住和生活;第二层是由楼宇组成的园区单位,他们按功能划分,各司其职以满足城市发展的不同需求,如工厂、校园、机场等等;第三层是由各类园区组合而成的社区单位,出于就近原则考虑,每个社区都是一整套周边设施的完整搭配,同时也包含消防、养老等区域性的管理。第四层,我们叫做城市公共区域层,在这里主要有城市的安防、路面交通、轨道交通等,为人群流动的安全和便捷作基础支持。构建一座智慧城市,绝不只是某一方面的智慧,而是当人们从机场、车站一踏入这座城市,AI感知应用串联着他们每一处的生活体验,人们从穿梭于各个智慧场景,得到一整套沉浸式的智慧体验。


接着,李志前先生简单介绍了千视通在各层级场景下的AI感知技术应用。

机场/车站作为城市的第一道窗口,我们提供AI+机场/车站人群密度检测技术,能智能识别并告警高密度人群拥挤、实时感知排队长度、预测等候时长等;

 

从机场出来换乘地铁,我们的AI+轨道交通关键部位自动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机器视觉通过给检测部位生成高清三维图像,能更精准高效的发现故障类型并智能警报,还能深入到人工无法到达的地方,确保地铁360°零部件的正常使用,将安全性带给每个乘客;

 

从地铁出来,在路面交通方面,我们提供AI+交通违法与事件感知服务以达到路口智慧化的目的,交通违法检测可对多达16种司机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捕捉,如开车打电话、未系安全带、未礼让行人等。同时可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路面事件进行自动检测告警,为交警部门及时响应提供支持;

 

从智慧交通顺利到达目的地时,无论是社区、园区还是楼宇,我们围绕“人”的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提供精准的安全管控解决方案,围绕“无感出入、无感考勤、无感布控、无感追踪”的极致体验,用一套AIoT平台管理场景内的多个感知设备(如人脸门禁、闸机、访客机、摄像头等),提供软硬一体化无感通行的便捷生活。

 

在城市公共区域的AI+安防应用方面,千视通通过多目标X-ID关联和研判构建视频网感知图谱,从数据、运算、生态三个方面联合,实现了人体人脸关联、人车关联、人机关联、人号关联等复杂场景下的跨场景检索比对分析,基于多维数据融合,时空研判推演,实现跨镜、实时、快速、精准的全域追踪。

 

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前夕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的压轴环节,千视通联合创始人周晓及云从科技副总裁兼创新行业总经理伍楚芸、佳都数据董事长助理黄振琳、睿帆科技华南区总经理邓伟在雷锋网安防执行主编张栋的主持下,进行了圆桌对话,探讨A.I.大规模落地前夜,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会上深度探讨了各位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观点碰撞、深度剖析了产业趋势,为现场观众带来时代最前沿声音。

 

主持人:您已经在AI沙场征战了多年,请总结一下千视通刚刚创立时的优势所在,目前这个优势还在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变了什么,没变什么?

周晓:公司成立之初(2012年)发布了国内第一款视频摘要、检索系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之后当深度学习技术(2016年前后)突破后,在视频结构化方面有很深的应用。千视通始终没变的是一直围绕全目标结构化和Re-ID作为核心技术开展业务,变化在于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从最开始的安防到现在的交通、园区、校园、社区等场景的扩充,公司从做算法开始,向软件、平台、硬件等一体化AIoT端到端生态的拓展。另外,公司这些年通过与川大、明略、比特大陆、佳都四个股东公司的战略合作,打通了一个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再到运算智能的全栈AI闭环。

 

主持人:AI热了这么长时间了,深度学习是不是也会很快遇到寒冬呢?

周晓:无论这几年业内外对深度学习讨论的热情有多大,事实上深度学习和AI技术的发展和整个商业市场相比,目前的渗透率都还不够,需要行业内所有的友商继续努力落地。这也意味着,即使深度学习不再在技术端继续增长,在把产业潜力释放完毕的过程下,也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其实AI技术也还是在一个应用落地的探索期,正在蓬勃发展中。



未来城市是AI城市

在佳都科技承办的这场“智能生活•A.I.赋能智慧城市生态圈”专题论坛上,通过各行业发声我们充分感受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处在新一轮“提速升级”的起点上。未来,千视通与股东公司佳都科技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们亦将继续推进新科技、新理念融入智慧城市,以人工智能持续“赋能”城市,同时希望能够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合作,携手更多伙伴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一起探索“A.I.+智慧城市”的无限可能。


上一篇:AI防“疫”攻坚: 新冠病毒感染人员溯源寻迹系统
下一篇:共创智能新高度丨千视通&华为全域视频感知平台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